top of page

瑞士留學札記12-科學之路—從台灣教育到歐洲教育

從小到大,我一路都是考上第一志願,考上台大生化科技系時,我的分數比錄取分數高出四十分,可以填到許多更高分的科系或是別校的醫學系,但是因為興趣,所以選擇此系就讀。出國申請時雖然沒有時間準備英文檢定等,但是申請過程也沒有遇到太多阻礙。讀博士班期間,發表論文似乎也還算順利。

有些人問我,學習的訣竅是什麼,到底要怎麼讀書才可以考的高?每個人學習的方法不同,我在這邊分享我接受台灣教育以及歐洲高等教育的學習經驗。

國小、國中時我沒有補習,但是有上兒童美語班加強簡單的口說、聽力等英文能力。高中時我把讀書的時間做特別的分配,我晚上九點睡覺,白天四點起來邊吃早餐邊讀,讀到六點半再去學校。為什麼作息要那麼奇怪呢?因為我發現從學校回來之後,已經精疲力盡,既使熬夜讀書,也是昏昏欲睡、效率不佳。相反的,清晨特別安靜,精神也比半夜好一些,所以讀起書來效率高很多,比較能集中注意力。

關於讀書的方法,我則是運用”大到小,抓重點”原則。”大到小”的原則是運用在研讀新的課程內容時,意思是說先理解課程的最重要的大鋼,細節不理解先暫時不用緊張。例如在讀一本課本時,先從大的東西看到小的東西,也就是每頁都大略看過一遍,思索這本書的大意,不懂的部分先做個記號跳過,不要卡在那邊。粗略的看過幾遍之後,再逐一的解決不懂的細節。

“抓重點”原則則是運用再複習所學的,這邊說的重點不一定是老師上課畫線的重點,而是針對你個人的弱點而挑出的重點。例如我讀生化呼吸作用的檸檬酸循環,特別複雜,所以就在這個檸檬酸循環的圖上做一個記號,以後複習時不用從頭看到尾,只看這些不熟的部分就好。過了一段時間後,書裡不熟的部分也慢慢記熟了,所以就把已經熟記的部分的記號刪掉,留下還需要多複習的。如此一來多幾個循環,就可以記住所有的東西了。

而關於物理、數學等需要計算的科目,必須要徹底的理解公式的內涵,而不是一味死記。我特別喜歡物理,因為通常公式可以解釋直觀的物理現象,而且理解一個公式後就可以解出千萬種題目,也是非常有趣的。

我在台大讀大學和研究所的日子,除了要讀許多英文原文書之外,也要讀許多國際期刊的英文論文(paper)。科學家若是做出了科學成果,一般都會將成果寫成一篇論文,然後投稿在不同的國際期刊上,其他教授、學生就會閱讀參考這些期刊來進行科學研究。

讀生物化學類的論文,也可以運用”大到小”的方法,先粗略的看過所有的圖片,注意,圖片往往是整個論文中最重要的部分,然後再從頭開始看,不懂的地方先跳過,等到第二遍讀時,再逐一思考不懂的地方。相似地,要寫生物化學類的論文時,也是先把所有的圖片準備好,接著,再用大綱式的模式條列出要寫的重點,最後整理清楚思緒再寫。千萬不要一開始就埋頭苦幹,這樣往往沒有效率,而且大方向不容易掌握。





到瑞士的實驗室,我的指導教授給我充分的自由,想要做什麼題目,想要買什麼藥品、儀器他都可以盡量配合。但是他也希望學生能夠獨立自主,幾點到實驗室要求不嚴格,要發多少篇論文也不嚴格,遇到困難可以找他討論,但是最終必需要自己解決。這點和亞洲的教育很不同,在亞洲,老師的命令就是聖旨,半點都不可以反抗。老師也會把所有的工作規定的死死的,所有的學生都必須按照老師的指令做,沒有發揮創意的空間。老師也把學生當成是發表論文的工具,廉價奴工,完全不把學生當一個成熟具有獨立科學創作能力的人來看。

關於實驗進度的掌握,我的指導教授讓我全權掌控,而他只是關心、提醒我們該趕緊加油,但是絕對不會惡狠狠的劈頭罵人,取而代之的是鼓勵與肯定。我們實驗室還會定期舉辦Seminar,也就是每個人上台進度報告,實驗室的所有成員就可以針對你的Project來提問,藉由這些討論,可以互相激盪出新想法。

指導教授在想新題目時,常常充滿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,好像科幻小說一樣。剛到瑞士的時候,他跟我說"我們要做一台皮膚癌掃描器,掃過去之後就可以知道哪邊是皮膚癌,然後再利用電療法把有病變的癌細胞殺死!”雖然我現在還沒有實現他的夢想,但是我們一步一步朝夢想前進,或許有一點,我們真的可以做出這樣的機器來。

這樣充滿活力的教授,主持研討會會或是聚餐時也特別活潑,特別愛搞笑,圖中就是他邀請我們上台跳舞。搖曳瘋狂的舞姿很難想像他那時已經快要六十歲了!或許就是這種樂觀積極又充滿對科學熱情的態度,才讓他特別有活力!

484 views
bottom of page